黄浦法院打造“外滩法官小巷行”活动, 法律服务到基层
“请起立,请审判员入庭。”今年刚满7岁的“法官助理”张昊宸,坐下时脚还够不着地面,却不妨碍他严肃认真地站直,在“法庭”上一字一句行使职责。近日,黄浦区人民法院举行一场“模拟法庭”活动,来自南京东路街道承兴居民区的孩子们穿上“法袍”有模有样地审理了一场网络侵权案件。
放暑假的孩子独自在家,上网机会变多了,如何更好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?承兴居委会主任魏巍抛出问题,新晋居委会助理周璇将家长与孩子们邀请至黄浦法院,参加“模拟法庭”,收听普法直播课。
黄浦区立足区情实际,坚持和发扬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黄浦法院打造“外滩法官小巷行”活动,于近日入选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评选的“上海法院十大文化品牌”。其中“我在居委当助理”项目,有20位青年干警陆续进入社区居委会“上班”,用法律专长为基层社会治理“解渴”,累计服务时长350余小时,为群众办实事50余件。
(资料图)
“入职”宝兴居委会第一天,法官助理高才穿着制服,坐在马路边,因为是法院派出的第一位居委会助理,高才也有些茫然,不知道自己能做些啥。
当天适逢宝兴居委会一月一度“党员为民服务日”,除了电器维修、测量血压,居委会特地打印了一张新的牌子——法律咨询。高才一个多小时内先后解答了民事纠纷、旧改动迁款分配等五花八门的问题。
居民对法律咨询的热切需求,给了高才“找活干”的动力。居委会主任也立马想到,能不能请“新同事”开个普法讲座?就在高才来之前,辖区一位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居民,由于监护人去世,需要确定姐姐为新的监护人。普法课下课后,高才又帮忙起草了相关证明文件,“实实在在地做成了一件事”。高才把这些写成“实习日记”,也激发了后来进入居委会工作的法官助理们的灵感,大家形成了在工作中聚焦一个具体问题寻求解决的工作模式,用专业法律知识赋能基层治理。
譬如,法官助理戴逸婷在来到承兴居委会工作时,发现这个二级旧里的飞线充电问题十分顽固。跟着居委会干部挨家挨户上门收集意见时,戴逸婷发现,居民并非不理解政策,而是担心噪音和火灾隐患。她找出《上海市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停车充电场所建设导则》,向安装师傅核实确认选址是否具备安装配套消防设施的条件,并邀请居民实地查看。还通过以案释法,向居民介绍飞线充电行为引发的侵权责任赔偿问题。最终,一处选址获得居民同意,首批充电桩已安装并投入使用,飞线充电问题得以妥善解决。“贴近居民需要,制订方案,执行方案,这是居委会教给我的第一个知识点,也是后续开展工作的重要方法论。”
很多法官助理在谈及居委会当助理的经历时,都不约而同将社区工作与能动司法的理念进行类比,“只有走到了真正的‘前端’,才能让我们明白群众需要的是什么,也学会了群众工作的要旨和方法。”譬如,高才跟着宝兴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徐丽华一起工作,走访一位旧改动迁后住在附近的孤老,“书记和居民还是像家人朋友般熟络,一直跟进他的生活情况。”这件事给高才很大的触动,法官助理的工作主要是做庭前准备。“要像徐书记一样愿意为群众花时间,我的准备工作能够更充分一些,当事人也能感受到我们的用心,从而有效提高庭审效率。”回到法官助理的岗位上,现在的她遇到案子时“更愿意调解了”。
在本职工作之外,司法为民的方式渠道也在不断延展。当天,孩子们结束模拟庭审后,法官助理周璇无缝衔接了一场“直播课”,针对网络诈骗、网络沉迷等问题进行解答,超过万人次收看这节暑期青少年网络素养普法课。
作者:周辰
编辑:范菁
*文汇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关键词: